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

海岛小渔村,魅力来自哪里?

当前位置: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>投稿 > 正文  2023-08-12 13:10:52 来源:腾讯网

曾经,南埔村的古厝群凋敝破败、人迹鲜至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东南网8月12日讯(福建日报记者 苏益纯 李妙珠 通讯员 欧东茵 文/图)

核心提示

东山县樟塘镇南埔村,是个不起眼的海岛渔村,却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创客驻扎于此。他们身份多样:画家、古玩收藏者、演员、咖啡师……在绿水青山之间“天开图画”,让这里的古厝充满了烟火气。

小村何来魅力?

南埔村有着300多年历史,集闽南文化、海洋文化与侨村文化等特色于一体。曾经的南埔村日渐凋敝萎缩,出走的青壮年很少再想回来,村里古厝一度闲置,有的甚至整体或部分倒塌,成了危房。

一年前,南埔村采取认领并修缮古厝的方式吸引创客,将现代艺术与古厝进行有机融合。

“闲宅”变“靓宅”,闲人变忙人。15名创客入驻南埔村,盘活23栋古厝,经营内容涵盖古琴、漆画、收藏、字画、咖啡、茶艺等不同领域,并时常举办沙龙、派对等活动。创客为村庄提供了文艺生活的可能,也带火了村里的旅游经济。这个夏天,村里的100多间民宿已提前“售罄”。

记者行走南埔村,听人们讲述返璞归真的乡建故事。

古厝认领,领来一群创客

“厝”是福建方言中对老民居的一种特色称谓,是一种模仿皇宫式的建筑,三开间或五开间。“厝”的前后屋通常会有左右两座小屋连接起来,围合成紧凑的四合院,中间是可以通风和采光的天井,是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。

至今,南埔村保留着50多栋古厝,既有碉堡般的石头厝,也有南洋风格的石混古厝,更有闽南特色的夯土古厝,年代最远的可追溯至清代。然而,这些古厝如同一个大宝库,一直养在深闺沉寂着。

“南埔人对古厝的感情是复杂的:既盖了新房,有对新生活的‘盼’,又有对老村落的‘念’,不希望老屋凋零。毕竟,一座老房子,不是一件旧衣裳,那份情感会延续更长时间。”樟塘镇党委书记沈勇成一直琢磨着如何盘活村里的老厝,打造“老厝时光”。

南埔村是爱国华侨谢联棠的故乡,也是漳州市“海岛民俗旅游文化村”。南埔村不仅具有人文优势,而且距金銮湾2公里、县城2.5公里,区位好,交通便利,适合打造集文化、住宿、玩乐于一体的文化小村。两条路摆在面前:一是统一打包交由社会资本进行集中修缮和利用;二是以古厝认领的方式,吸引四面八方的创客入驻。

南埔村选了第二条。

“资本入驻的好处是规划设计统一,但也担心资金链出问题烂尾,或是千家一面等弊端。我们倾向于古厝认领,通过不同的思想交流、碰撞、沉淀,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小村。”沈勇成组织村“两委”挨家挨户做工作,最终23户村民自愿将自家老房子委托给村委会管理出租。古厝10年起租,其中前5年免租金,之后每年每平方米收40元租金。

村里请来摄影师对每一栋古厝进行详细拍摄,制作成电子招商手册,依托乡贤力量在线上广发招贤令,诚邀全国各地的创客认领修缮。利好政策一经推出,立即吸引了北京、新疆、黑龙江、台湾、厦门、福州等地的文艺青年前来探访。

“那段时间,村干部就像是房产中介,每天都带人看房,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10多人。”沈勇成说,他们从海洋文化小村的定位出发,为古厝挑选新主人。在双向比较选择中,咖啡厅、茶室、文创工作室、民宿是“老厝新生”的首选,大排档和中餐厅等较为嘈杂的经营项目不在考虑范畴内。历经两个月,南埔村从报名的300多人里挑选了15名文创客,认领23户村民的老厝。

南埔村宗姓为谢,25户为一里。为了寄予感恩之情,南埔村将文化小村取名为“谢谢里”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“谢谢里”一期项目改造完成近半,二期民宿项目也正加速推进中。一座座老厝化身为古琴室、书画室、手作工作室、油画创作基地、摄影棚等。与此同时,南埔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,将村道小巷改造为石板路,把旮旯杂地打造成口袋公园,增设古香古色的凉亭。古老的村庄开始恢复活力,外出务工的青年人也逐渐回流。

修旧如旧,融入特色文创

傍晚时分,东居文创工艺品中心仍有不少客人,两名女孩在屋内各个角落拍照。

“比起咖啡厅,这里既有华侨风情,又有闽南的海洋元素,更有趣。”女孩李雪慧说,传统的闽南建筑都是红砖白石,屋脊如燕尾一样飞入青天。而南埔村还有自己的特色,那就是“壳沙厝”,就是将海边的蚵壳捡来捣碎,嵌饰在墙的外侧。

“海丝文化,无处不在。这古厝的楼梯上,刻满了贝壳样式的花纹,都是海洋的影子。”说到这一切,东居文创工艺品中心的主人——台商林盛章的眼里闪闪发光。林盛章祖籍东山县梧龙村。1950年,他的父亲林海南在梧龙村被抓壮丁去了台湾,1962年,林盛章在台湾出生。

少年时代,林盛章常用树枝在地板上、用木炭在墙壁上涂鸦出一些画作,被乡邻称为“奇才”。后来,他练就了一手绘画和雕刻的绝活,并返回祖籍地东山风动石景区开店,创作了Q版三国人物、动画版水产品、关帝文化马克杯等一系列旅游文化产品。

这次,南埔村优惠的古厝修缮政策和保存完好的石头厝吸引了他,他当即签约了两栋古厝,便从风动石景区转战这里。

当地的工匠对修复古厝很有一套,他们用红土壤、水泥和石灰进行混制的材料涂刷成了黄色的墙面,修旧如旧,很有味道。由于长期闲置,老厝的红砖泛白失色。林盛章就发挥画画专长,以丙烯为原料,以刷子为笔,在地板上画出一块块红砖,形象逼真。他还特意找来一扇木门将古厝的铁门更换,极力让房子保留原生气质。在此基础上,他把簸箕作为灯罩,用芦苇装饰屋顶,将美学元素融入古厝改造的每一个环节。

老厝开业十个月,林盛章收获颇丰。曾有一位上海游客,一口气买了几十个公仔。不少本地的文创爱好者慕名而来,他由此认识了不少新朋友。邻居的阿婆常常送来一把农家菜,分享“共耕共食”的乡村生活。与此同时,他也看到闽南文化的断层,一些“00后”对于生养他们的地方并没有太多深刻的联结。

“见人见物见生活。如果没有人,古厝和闽南文化就失去真正的灵魂。对待古厝,我们不再执着于拆掉重建,而是从古厝里寻找新的创业机会。既原地保护在地文化,也实现了个人梦想,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。”林盛章说,台湾音乐人李双泽创作的《美丽岛》,最后一句歌词让他深为感动,“我们这里有无穷的生命、水牛、稻米、香蕉、玉兰花”。

“城市文艺离原始的土壤太远,特别抽象,没有力量。”带着都市人的一身紧绷来到村里,来自厦门的“80后”方芮淇说,自己就像茶叶泡进开水里,整个舒展开来。

南埔项目启动后,方芮淇成为第一个报名的人。一栋破败的小楼入了她的眼。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闽南风格两层瓦房,墙体脱落、杂草丛生,屋顶已经开始坍塌。方芮淇在小屋旁的空地上支起帐篷,号召家人朋友齐动手,开始了长达半年的修缮工作。

她不敢选大房子,担心修缮费用太高。她又希望它有上下分层,有露台,可以满足她的想法,所以选了这栋。小楼共90平方米,她与合伙人尽量控制支出,截至目前投入约3万元,主要用于购买基础材料、加固屋顶等。现在,她正在琢磨古厝的通风系统,想通过排气扇或者其他更为乡土的方式保持古厝的凉爽。

改造后,小院种满了波斯菊、绿樱、芭蕉树等,成了一个手工花园。打开古厝两扇古朴的传统木门,四处可见古与新的碰撞:一楼是儿童阅读室,抬头看,水泥横梁纵横交错;登上二楼,斑驳的水泥墙旁边,则是充满文艺气息的手冲咖啡文创空间。

它叫“51号灯塔”,是自助共享空间。为控制运营成本,这里的一切尽可能进行旧物改造。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空间,来这里售卖产品,或沟通思想。“‘灯塔’可以承载的内容很多,参与的人擅长什么,就可以奉献什么。”方芮淇说,“51号灯塔”运作成本非常低,仅是基本的电费,无需聘请员工。来到这里的人都可以相互付出。

她把这种不设防解释为乡村气质,“空间开放之后,我们发现,村民们慢慢会规范自己的行为。例如孩子进到阅读室,知道必须要先洗手,保持安静,不能跑跳。我们也希望教会孩子什么是美学,打开眼睛看世界”。

方芮淇在抖音、微信等平台展示“51号灯塔”的经营理念,吸引了不少南埔村民好奇的目光,常有村民喊她去家里吃饭。一些抑郁症患者也来到“灯塔”相互取暖,彼此疗愈。方芮淇带着他们在院内煮茶、在露台小坐,欣赏她用竹子树桩制作的家具装饰,从村民身上感受乡村生活的日常诗意与真实,感受自己与乡土的连接。

她还用“51号灯塔”做了许多尝试:饭搭子、读书会、在线分享、讲古写画、市集摆摊,怎么好玩怎么来。这栋房子有5年免租期,现在还剩4年。她愿意花时间慢慢把她的想法传递出去。近期,她正在筹备市集,参加的朋友们既是摊贩也是顾客。“深山里的猪肉、家酿米酒、手作甜品……当地美食,圈起来的不只是乡村生活,还有充满烟火气的人情味。”方芮淇说,市集就像是村民们在村口相遇、交流的空间,也让更多城市人一起来探索村式生活的可能。

“我坚信,乡愁情怀也能产生经济效益。”她想做的,就是把乡村以外的人带到古厝,营造每个人的“新故乡”。

艺术乡建,增添人文活力

“我想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,探索乡村复兴的艺术路径。”来自福州长乐的“70后”陈孝键一心扎在古厝修建现场,与师傅交流修缮细节。

这两年,热衷古玩收藏的陈孝键到处寻找内心中的艺术乌托邦,走了好几个村子,见到的不是被现代化过度“破坏”的村子,就是被改造成千篇一律的模板旅游村。

去年底,他在南埔村找到了三栋“废墟”,大喜过望。“我想抢救的老屋,是别人眼里毫无价值的废墟。”他喜欢这里的老榕树、小桥、围绕村庄的水系、家宅、书院、祠堂等,南埔有一张纯正的闽南乡村脸。

三栋老厝建于上世纪40年代,年久失修,但风骨犹在。他决定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,更换已经腐烂破旧的建材,增加现代使用空间。

进入修缮环节,他遇到不少实际困难。原本计划投入50万元,现在来看,大概需要100万元。另外,还有不少意料之外的问题,例如白蚁。于是,他带来专业团队灭治白蚁,再将具有防水性质的沥青油涂在建筑木结构表面,以保护老厝。

三座房子将改造成迎宾楼、艺术楼和文化长廊,用一个艺术长廊串起三个空间。整个空间的美学以宋朝范宽的《溪山行旅图》定调,采取以古为新的设计理念,以现代的设计诠释、表达中国传统美学,让客人移步换景,在空间内体验迂回行走之趣。他着力的是乡村中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各种对象的关系。

以南埔村北面的谢联棠故居为例,近年来,南埔村深入挖掘本村爱国华侨谢联棠爱国爱乡事迹,依托谢联棠故居建设家风家训馆,打造联棠文化品牌。但陈孝键觉得,这还不够,“乡村是血脉家园。它不光有生产,还有生活、信仰、伦理、秩序和道德。接下来,我们团队将对谢联棠的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搜集整理,进一步挖掘南埔村民俗文化。像元宵节期间跨火堆的民俗活动就特别有意思,我们准备对其进一步创作”。

园区计划于10月建成,届时,陈孝键将展出自己收藏的漆画、陶艺等藏品,同时邀请院校师生前来实地开展艺术写生活动,开设手作体验项目,让当地群众参与泥塑、陶艺等文化体验,让艺术真正融入村民生活。“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加入其中,看到古建筑的价值。乡村的人文活力,正系于有文化责任感的年轻人。”

创客们正在实践一种古厝新幸福主义。在这条路上,真实、简单、朴素、理想、热情、互助等一切美好的东西随处可见。

乡村,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安放灵魂的家园。

记者手记

唤起不同语境下的家园观念

本报记者 苏益纯

这些年,人们在一些村庄总会看到如此场景:村里的建筑要么统一刷白墙,要么喷绘五颜六色的动漫形象,或者在村里的某个角落山寨一些雕像……这些脱离乡土文化的浓妆艳抹导致千村一面、审美疲劳,一度引起人们的反思。

徜徉在南埔村石板路、小桥上、门楼下,却是另外一幅景象:乡土、乡情、乡愁依然纯粹。破旧的老厝没有被拆除重建,只是进行翻修,就吸引许多人前来参观。村民们拿锄头的手成了翻书本的手,在与外乡人的深入交往中,不断变换角度重看自己的家园,慢慢地觉察到身边传统的东西是有价值的。

而入驻这里的创客尊重村庄的历史文化、自然条件、村民需求,柔性修缮古厝,融入村庄。他们在老屋里栖息、创建、了悟、呵护、演绎,犹如沉寂的水中投入石子,与村庄、村民碰撞出新的火花,触动的村子里长出真善美:创客的真情、政府的用心、乡村的美丽,三位一体,紧紧相扣。润物细无声之下,村民内在的文化自觉、敬畏和温暖被唤醒,从看客变成古厝修复的参与者。

如此的艺术乡建正在重塑一种文明的新形态:那是有形的自然风貌、物产、手艺、建筑营造等物质文化,也是无形的乡风习俗、祭祀礼仪、乡村文化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。家园的观念和价值在不同艺术语境中被再度唤起,铸造着人与人之间坚固的伦理情谊。 

“51号灯塔”举办的饭搭子活动

林盛章在介绍他的作品。

方芮淇

陈孝键

“51号灯塔”院子一角

关键词: